2018-12-20

媒體聚焦 | 打造禪醫民營樣板 復星醫藥大灣區佈局加速度

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年之際,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簡稱“禪醫”)也走過了自己的第一個甲子春秋。60年來,該院始終堅持“誠信仁容·精進卓越”的核心價值觀,以精湛的技術、嚴謹的態度、務實的作風和優質的服務品質守護一方百姓健康。近期,《21世紀經濟報導》撰文對禪醫進行了報導,以下為採訪原文,與大家分享:


初次相遇,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這句話對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來說或許別有意味。12月12日,復星控股的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以下簡稱“禪醫”)舉行建院60周年院慶,郭廣昌在致辭時表示,禪醫已經是復星大健康生態中的旗艦醫院。未來要依託佛山,佈局大灣區,輻射華南及全國。
 
禪醫這本故事書,復星是從中間某個章節開始閱讀的。2013年10月,復星醫藥6.93億元控股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以下簡稱禪醫)60%股權。時隔五年,2018年2月,復星又花了7.5億元增持禪醫股權,合計持有約85.43%的股權。
 
禪醫為營利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國首家通過第六版JCI標準的醫院,在各類中國非公醫院競爭力方面排名前列。

 根據復星醫藥2018年半年報,報告期內禪醫為復星醫藥貢獻淨利潤人民幣8775萬元,占上市公司利潤總額的4.31%。
 
禪醫的樣板和輻射效應已經成為復星醫藥佈局華南醫療服務市場的重要依託。
 
除了進一步提升禪醫的持股比例,近兩年復星醫藥在華南相繼收購了恒生醫院、珠海禪誠,並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和睦家醫院。
 
“復星的醫療服務總體上兩張名片,禪醫是一張名片,和睦家醫院是一張名片。”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表示,“和睦家服務的畢竟是相對小眾的、高端的人群,不易被放大。而禪醫又能夠接地氣、又能夠因地制宜做很多創新,結合中國的醫療環境、政策、患者實際情況,做了很多流程再造。”


民營醫院樣板


禪醫成立於1958年,2004年完成第一輪股份制改革,成為國家公有制改革的範例之一並通過廣東省三甲醫院評審。

 
另一方面,禪醫通過發展專科椎間盤(脊柱外科)、排石(泌尿科)、生寶寶(婦兒中心),在佛山各醫院中走出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路線。
 
“禪醫的發展得益於我們醫院在體制上的創新,這是根本。2004年改革之後,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提升了工作效率。”禪醫院長謝大志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此外2013年加入了復星大健康領域的佈局,接觸一些社會資本的力量,探討新的模式,如讓名醫加盟到復星集團的合夥人模式,拿一部分股份鼓勵名醫。”
 
許多民營醫院以專科起步,也有一些以“大專科、小綜合”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果。
 
原新加坡邱德波醫院院長陸聖烈在禪醫論壇上表示,他管理的醫院曾經也經歷了醫院本身資質不好、醫護人員的態度不好的階段,“後來我發現我們的老年科不錯,就開始從細節和小處著手進行改變。”
 
社會辦醫、民營資本介入醫療衛生服務領域已經發展強調了多年,但民營醫院發展良莠不齊,且優質資源稀少,如何做出品牌、提高服務品質、創新管理等幾乎年年都是非公醫療的討論熱點。
 
“這麼多年來,在基本醫療方面政府作為不夠;在非基本醫療服務領域,市場活力也不夠。”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郝德明近日在2018首屆健康服務業與品質醫療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到今年九月底,全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數量已經達到了51萬多家,其中非公立醫院已經達到20011家,“但是事實上,要發展社會辦醫非常難。數量非常快,但是服務量很小。51萬多家,服務量只有20%左右。如何把社會辦醫辦好,就是要提高管理水準和服務能力。”
 
禪醫在艾力彼2018年3月發佈的2017中國非公立醫院排名中位列第一,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醫院評價主要有三類:一是序化評價,主要有醫院的綜合排名和專科排名。二是過關式評價,以品質安全為核心的評審/認證和醫院資訊化/智慧醫院評價。三是標準化管理的評價。“禪醫在管理和服務方面的優勢是比較突出的。”

佈局大灣區


由於禪醫的樣本作用和輻射效用不斷擴大,復星醫藥將其作為華南醫療服務佈局的基點,“在華南地區的醫療服務外延發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從投資回報上看,陳啟宇表示禪醫“年年有驚喜,年年超預期。這裡產生了很多中國特色的非公立醫院的運營模式的創新,是我們的標杆旗艦和創新模式的輸出地。對復星來講,我們也希望在其他的地域上的醫療機構能夠積極地復製引進這一套方法理念。”
 
復星醫藥方面稱,其醫療服務板塊已基本形成沿海發達城市高端醫療、二三線城市專科和綜合醫院相結合的戰略佈局。目前參股醫院2家,包括和睦家醫療集團、淮海醫院管理(徐州)有限公司;控股醫院7家:佛山禪城中心醫院、珠海禪誠醫院、濟民腫瘤醫院、嶽陽廣濟醫院、宿遷鐘吾醫院、溫州老年病醫院、深圳恒生醫院等。此外還有一些在建新院。目前控股醫院合計床位總數3818張。
 
據復星醫藥2018半年報,復星醫藥控股的醫療服務業務共計實現收入人民幣約12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18.62%。2017年,禪醫的營收是13.42億元,淨利潤1.85億元。
 
“禪醫在改制的那一年,也就是五六千萬的收入。這個雪球怎麼滾起來的?”陳啟宇表示,“如果僅僅是搞一套禪醫的工作手冊也是不管用的,還是要根本上去改變醫院文化裡的東西。比如醫院的院長班子,怎麼思考醫院的管理,怎麼對待醫生、怎麼對待患者?這些東西是基礎。”
 
復星醫藥也確實在不斷傾斜資源發展大灣區的醫療佈局。謝大志表示,禪醫今年新增的50畝地,即將籌建國際腫瘤綜合治療中心、高端婦兒專科醫院和復星高端醫養總部。
 
“在珠三角的醫療資源、在大灣區的醫療資源佈局,我覺得我們是很認真很系統地在投入。”陳啟宇表示,“今年和睦家廣州醫院開張了,珠海禪誠醫院也開業了,復星聯合健康保險的總部也在廣州,怎麼去開發好醫療網路和醫療保險相呼應的體系?如果在大灣區有更多的醫療基礎設施,我們的醫療保險就能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所以這個地域是復星大健康醫療板塊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