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復藥冀5年內海外收入佔半獲授權製新冠藥 體現國際化能力
本文刊登于2022年3月28日香港『信報』A6版,采訪撰文:王小青。
復星醫藥(02196)年初以來接連與藥品專利池組織(MPP)簽約,獲授權仿製和銷售默沙東「Molnupiravir」和輝瑞「Paxlovid」此兩款新冠口服特效治療藥物。復星醫藥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以芳接受本報專訪時稱,獲MPP授權是集團國際化能力的體現,按照規劃目標,希望5年內實現海外收入佔比達到接近五成。
MPP先後於今年1月和3月宣布,授權全球27家仿製藥企為105個國家或地區生產及供應Molnupiravir,以及准許35家藥企為95個國家或地區供應Paxlovid,從而實現中低收入國家能夠以可負擔的價格取得有效新冠治療藥物。兩項授權各有5家中國藥企入圍,而復星醫藥是當中獲雙授權的2家中國藥企之一。
吳以芳透露,當MPP發布有關仿製授權訊息時,復星醫藥海外團隊第一時間作出響應,迅速明確參與企業的申請資格,集團具備符合標準的充足產能、快速研發製造藥品的能力和穩健的供應鏈,能夠確保生產供應;獲MPP授權,是集團國際化能力的體現。
研發核酸及抗原檢測劑
他續稱,復藥與MPP簽約供應上述新冠藥品,屆時成本要通過第三方核定,只能進行原研藥廠認可的合理加價,故盈利並非集團的主要考慮。為了讓更多低收入國家人群獲得藥品,集團必然要加強MPP產品的商業化能力,勢將推動集團國際化能力進一步提升。其中,亦考慮未來隨MPP產品供應復藥旗下新冠藥械,包括自主研發並已獲歐盟CE認證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正加速註冊的抗原檢測試劑等。
復藥的MPP仿製藥在承接訂單前,還需進行工藝開發、工藝驗證、上報世界衞生組織進行PQ認證等,預計今年底進行申報認證等。
2021年,復藥錄得中國內地以外收入135.9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66%,佔總收入35%,2020年海外收入佔比為27.15%。吳以芳表示,按戰略規劃,目標未來5年海外收入佔比提升至接近50%。他重申,未來將堅定推動創新藥研發,目標5年內創新藥佔製藥業務收入比重達約五成,2021年此佔比約25%。
吳以芳:競爭大 創新是出路
內地藥械集中帶量採購數年來對藥企毛利率造成壓力,吳以芳指出,除國家集採之外,各省對國採目錄之外的一些品種也進行集採,影響波及更廣。他認同同質化競爭的產品不該享有超額利潤,藥企出路在於差異化,就是要求創新。
去年復藥研發投入為49.75億元,當中製藥研發投入44.86億元,佔板塊收入15.5%;他說,未來保持相若佔比或略高,並力爭加大商業化能力,使創新產品盡快實現收入,實現良性循環。
吳以芳謂,創新藥在中國也要經過價格談判,且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產品回報周期短,必須從全球實現回報,所以一方面要創新,另一方面一定要全球化,從國際市場實現價值。對於全球化和創新,他說:「我們想得很明白,很堅定,決不猶豫。」
採訪、撰文:王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