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4

總裁陳啟宇在《經濟學人》圓桌會上談創新

由經濟學人集團舉辦的首屆中國製藥業圓桌會議2008年11月20日在上海召開。復星醫藥集團和拜耳、阿斯利康、 羅氏、百時美施貴寶、 新華醫藥等百餘名製藥業界優秀企業共同出席,就企業如何應對中國製藥業市場運營中的挑戰、製藥企業面臨的障礙以及未來影響改變中國製藥業版圖的因素進行探討。

大會主席、經濟學人資訊部執行編輯Henry Dummett首先對中國製藥業市場做出展望,指出中國製藥業在未來幾年內將充滿迅速發展的活力,特別是在全球市場情況欠佳的時期,中國製藥業的高速增長所帶來的機遇將吸引更多跨國製藥企業和本土企業。

圍繞中國醫藥市場的前景,會議討論主題從區域環境下的中國、 如何提升對中國藥品生產的信心、中國製藥市場的研發投資、本地產業的創新等方面,邀請復星醫藥集團總裁陳啟宇等十多位海內外行業領先企業的高管精英分享見解。

拜耳醫藥保健中國區總裁及拜耳先靈醫藥中國總經理Liam Condon,羅氏中國研發中心首席科學館陳力、 百時美施貴寶亞太總裁Kabir Nath等演講人一致認為,中國市場因人口老齡化、經濟水準的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國市場在新興市場中尤為突出,跨國製藥企業普遍在實施緊縮政策的情況下保持對中國市場的持續投入。

針對本地產業的發展,復星醫藥集團總裁陳啟宇表示,創新是中國醫藥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機會。首先,中國的人口結構、收入提升和醫保投入的增加都將確保中國醫藥市場持續高速發展。其中,創新藥又將是增長最為迅速的部分。另外,創新也是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手段。大量專利要到期,政府、保險機構削減醫療成本的壓力等因素將使全球仿製藥市場持續快速成長。在這方面,中國醫藥企業未來的機會在於挑戰專利、首仿、 DDS專利和生物仿製藥。陳啟宇指出,即使在仿製藥市場,也是一個科學遊戲(science game),而非成本遊戲(cost game),因為只有不到30%的品種依靠成本競爭。

對於復星醫藥的發展戰略,陳啟宇介紹,本著“持續創新共用健康”的企業使命,復星醫藥以面向中國市場的專利處方藥和面向全球市場的高難度仿製藥為主要發展領域,大力推進集成創新,專業化行銷團隊的建設,接軌主流市場的生產品質標準,結合內生式增長和對外投資外延式發展。

復星醫藥創新的重點方向包括新復方製劑、新適應症、新給藥途徑與新劑型、 新化合物。

此外,陳啟宇還提出打造有利於提升本土企業創新能力的社會環境,建議在國家層面完善社會創新體系,明確角色與分工;在政策層面給予本土企業投資於新藥創制的更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