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医药公布2025半年报:提效创新 稳拓全球



(2025年8月26日,中国上海)8月26日,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复星医药(“本集团”,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发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期”)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持续推进创新转型和创新产品的开发落地,提升全球运营能力,进一步强化全球市场的商业化能力和体系建设。同时,持续深化数字化与AI战略布局,已逐步构建覆盖研发、运营以及产品应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体系。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收195.14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其中,创新药品稳健增长,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经营性现金流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0%;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加速现金回流,2025 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 亿元。
打造高价值创新管线组合
核心治疗领域持续突破
创新是复星医药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基金孵化、产业投资等多元化、多层次创新研发模式,持续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及小分子四大技术平台能力,加速创新技术与产品的转化落地。
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制药业务研发投入22.95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1%;其中,研发费用14.69亿元,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0.57%。围绕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复星医药已逐步构建高价值管线组合,并积极拓展慢病(心血管、肾脏与代谢)及神经领域。

在实体瘤领域,复星医药已在肺癌、乳腺癌等领域形成以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为代表的创新药品矩阵。报告期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小分子CDK4/6抑制剂复妥宁®(枸橼酸伏维西利胶囊)的获批进一步丰富乳腺癌治疗产品组合;首个自研小分子创新药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双适应症获批,填补罕见病肿瘤治疗空白;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抗PD-1单抗)于欧盟、英国、印度等国家/地区获批。在持续推进HLX22(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与注射用HLX43(靶向PD-L1抗体偶联药物)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同时,先后引进HLX701(SIRPα-Fc融合蛋白)、FXB0871(PD-1靶向型IL-2融合蛋白),以进一步充实创新药品管线。
在血液瘤领域,持续推进CAR-T产品奕凯达®(阿基仑赛注射液)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截至报告期末,奕凯达®已被纳入超过110款省市惠民保和超过90项商业保险,备案的治疗中心覆盖全国超28个省市、数量超过200家。在免疫炎症领域,XH-S004(DPP-1抑制剂)实现除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外的对外许可授权,临床价值获国际市场认可。

在慢病领域,一心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旁必福®(盐酸依特卡肽注射液)、倍稳®(盐酸凯普拉生片)及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陆续上市,持续完善心血管、肾脏与代谢领域布局。在神经领域,许可引进用于延缓阿尔茨海默病(AD)疾病进程的小分子口服药物AR1001,以协同复星医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资源,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持续推动管线内疫苗的研发和上市,自主研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于中国境内获批,可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疫苗产品管线进一步丰富。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57个仿制药品种获批,4个创新药品、22个仿制药品种申报上市;此外,报告期内,复星医药还有近20项创新药临床试验(按批件数量)获境内外监管机构批准开展。报告期内,制药板块专利申请达142项,其中包括美国专利申请3项、PCT申请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7项。

此外,在专业医疗产品领域,Ion支气管导航操作控制系统(“Ion系统”)已成功实现商业落地,连同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创新器械,共同提升肿瘤手术领域的医疗可及性。截至报告期末,“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于中国境内及港澳地区已累计在370家医院落户、累计装机总量超450台,累计服务患者超76万人。其中,报告期内,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行业中标率第一,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
夯实全球运营能力
持续强化全球市场布局
在4IN战略(创新、国际化、整合、智能化)的引领下,复星医药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强化全球市场布局,推进国际质量标准的生产体系建设以夯实制剂出海基础,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欧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海外营收54.78亿元人民币,占营收比28.07%。
2025年以来,复星医药多款在研或上市的创新成果全球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复迈宁®(芦沃美替尼片)上市后获得国际权威学术期刊《Drugs》关注与认可,在其2025年8月刊发的报告中系统梳理了该药品的研发历程以及关键临床数据。目前,该药品用于治疗儿童低级别脑胶质瘤于2025年7月在中国境内启动Ⅲ期临床研究,是中国境内首个进入该治疗领域Ⅲ期临床的MEK靶向药物。随着公司创新管线质量的提升,创新药品BD也于报告期内不断突破,全球化的双向许可合作持续加强。围绕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聚焦核心治疗领域,通过许可引进、合作开发加强创新管线的同时,复星医药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达成多项对外许可,加速产品进入欧美、亚太市场。

复星医药已构建成熟的商业化体系,涵盖制药与医疗器械业务,其中,海外商业化团队超1,000人。制药业务已主要覆盖美国、非洲等市场,并稳步向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拓展。目前,复星医药已在美国市场组建美国创新药团队开展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上市前的商业化筹备工作以及创新产品许可引进的前期布局;同时,复星医药亦自建临床运营团队,顺利推进斯鲁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美国桥接试验,已开设逾100个试验中心。在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已建立6个区域性分销中心,为客户提供药品注册、流通、学术推广及上市后安全警戒等一站式服务。医疗器械业务持续构建全球营销网络,控股子公司复锐医疗科技(Sisram)已在全球设立12个直销办公室,营销网络覆盖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博毅雅(Breas)在欧洲、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等重点市场持续深耕,不断夯实全球业务布局。
经过多年深耕,控股子公司复星健康已形成以大湾区为核心、综合与专科相结合、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复星健康控股医疗机构的核定床位合计6,600张,并持有9张互联网医院牌照。国际医疗和消费医疗方面,复星健康积极开拓印尼、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等市场,大湾区四家医院均已落成国际医疗中心,形成辐射海外的高品质医疗枢纽。其中,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恒生医院作为“港澳药械通”指定医疗机构,新增落地15项港澳药械通目录内药械。
ESG评级提升至AA级
可持续发展表现获多方认可
在保持稳健经营的同时,复星医药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创新产品在全球的可及可负担。在最新公布的MSCI ESG评级中,提升至AA级,位居国内行业领先,彰显公司在可持续发展管理和表现方面的持续进步。此外,复星医药还荣登2024中国ESG 50榜单(福布斯)、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央视总台)、中国卓越管理公司(德勤)等多项榜单,并入选2025《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药企,广获社会各界认可。
陈玉卿
复星医药董事长
“
2025年下半年,复星医药将继续贯彻4IN战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和研发效率,针对存在较大未满足需求的核心治疗领域产品积极布局,聚焦高价值管线的内部开发和外部引进,大力发展战略性产品,拓展全球市场机遇,优化资产配置,内部运营进一步提质增效,以优化财务结构,夯实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础。
”



